看看书屋www.kkshuwu.com

杨义平安归来,大家松了一口气,中医药公司的成立提上日程。郝明爽快答应投资2000万,袁倩倩听说要开新公司,之前入股启源集团的500万转过来入股中药公司,亮子投资3000万,加上杨义的2000万,一共7500万前期启动资金,成立了康源中药公司。

另外,“济世堂”的陈甲技术入股,也是发起股东之一,一共就有五位原始股东。开启了民间中医秘方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。

强记益智保健品的配方已经定下来,准备生产上市。这款产品亮子没有采取买断的方式,而是给了陈甲10%的股份,意思很明显,就是希望今后长期合作。

眼下,亮子的事业版图分布广泛,除了饮料保健品之外,已经涉及酒店、学校、手机、中医药开发。

与高才合作的手机厂这一年多效益不错,就是自己成立的手机厂还在烧钱,员工越来越多,产品却迟迟不能上市。当然,与亮子的要求有关,不走山寨套路,坚持高端机,从主板、外壳、包装等,全部由公司一手设计开发。

亮子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响当当的国产品牌手机,起名叫“金亮”。自然不能和华强北电子城那帮快速走货的厂家去比较。只是高才还是提醒亮子,之所以要快速走货,是因为技术变化太快,一旦货砸在手里,就是一堆废料。

可是亮子还是坚持己见,一如既往走自主研发之路。从饮料公司输血越来越多,年底的时候好不容易出了一款产品,质量确实不错,可是价格也不低,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机品牌,消费者接受都非常有限,要么买国外品牌,要么就用山寨机。

“金亮”手机卖不动,亮子这个时候好好分析市场现状,结合自家产品性价比,客户定位,重新调整战略也可以。但是亮子认为主要问题是知名度太低,竟然请了一位一线明星做代言,铺天盖地大打广告。

广告轰炸,钱是烧的很快,可是效果甚微。接着推出的几款手机,一款比一款卖得差。亮子才发现,主要原因不是知名度,而在于夹在品牌机和山寨机之间,两头受气,价格没有优势,性能你怎么也比不过国外品牌机,上下两难,陷入尴尬的局面。

可是这种情况,一时半会扭转不了。别说超越,就是平起平坐都不可能。亮子又不愿意沦为山寨手机厂,如果那样运作,干嘛还另开一家手机厂呢?和高才合作,只管赚钱就可以了。

进退两难之际,高才又再次告诫亮子,国外已经出现智能手机,接下来可能是触摸屏的天下了。现在的按键机就要退出历史舞台,要赶紧做出决策,不然真会深陷泥潭。

对于技术,亮子完全是外行,他哪里会想到,未来的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,更是社交、阅读,甚至是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
就在亮子手机厂的开发工程师们还在钻研通话质量、电池待机时间、外观设计等问题时,手机格局已经悄然发生改变。
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智能手机走向前台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的技术,亮子和工程师们沟通之后,发现他们自己都只知道一些概念,要转化成产品,纯属做梦。

如果硬要往前走,说不定投入就是无底洞。无奈之下,只得听从了高才的意见,贱卖了手机厂。好在这个时候,山寨手机还热闹,还有人往里冲,也就多少收回了一些资金,要是再过段时间,估计就真的只能当垃圾处理了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